随着包装行业自动化升级,码垛机器人因效率高、效果稳定被广泛应用,但设备协同依赖程序,而程序质量受工程师逻辑影响,存在不确定性。若掌握以下线体设置要点,可有效降低风险:
一、抓取线:机器人协同核心
勿将抓取线等同于普通滚筒线,其需具备三大关键功能:
精准定位:通过斜滚筒、侧推或居中装置,确保每箱物料都停在固定位置,保障机器人抓取精度;
信号交互:能向机器人发送 “物料到位” 信号,这是普通滚筒线不具备的核心协同功能;
物料整理(部分场景需配置):辅助规整物料,进一步提升抓取稳定性。
二、缓存线:必配的 “防堆积” 保障
抓取线前端必须设置缓存线,核心作用是:当机器人未能及时抓取时,缓存线可自动停止等待,避免物料在抓取线上堆积 —— 一旦堆积,机器人将无法识别物料,直接影响作业。
三、提速线:按需配置的 “分离助手”
仅当物料以 2 个及以上为一组输送时,才需在缓存线前端增设提速线。其功能是将堆叠或紧挨的物料分开,形成独立个体,为后续识别和抓取扫清障碍。
四、线体控制逻辑:独立控制是关键
综上,码垛机器人前端至少需 2 条线体(抓取线 + 缓存线),复杂场景需 3-4 条(增加提速线等)。所有线体绝不能 “同启同停”,必须通过程序实现分别控制、独立启停,才能确保各线体精准发挥自身功能,保障整体作业流畅。
合理规划抓取线、缓存线及提速线的配置与控制逻辑,是充分发挥码垛机器人自动化优势的关键。实际应用中,可根据物料特性、输送节奏等场景需求,灵活调整线体组合,同时在程序调试阶段重点验证各线体的独立控制效果,减少后续作业故障,真正实现高效、稳定的自动化码垛作业。
![]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