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码垛机器人选型中,臂展与负载是核心参数,直接决定设备适配性,以下为选型要点:
一、先懂参数:避开基础认知误区
负载:需算 “物料重量 + 抓手重量” 总和(抓手重量根据抓手类型的不同重量也不相同,需要根据物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抓手类型,向定制抓手的厂家落实确切的重量),而非仅看物料单重,是机器人承重底线。
臂展:指手腕到旋转中心最大距离,需同时覆盖 “取料 - 码垛” 水平距离 + 码垛高度,避免 “水平够、垂直堆不到”。
二、选型两步走:精准匹配需求
1. 定负载:算总重 + 留冗余
计算:总负载=物料重量+抓手重量(例:25kg物料+10kg抓手=35kg总需求)。
冗余:加 10%-20%(上例需选 35kg 以上,优先40kg以上机型),避免满负荷损设备;勿盲目选超需求负载,防成本浪费。
2. 配臂展:按场景定范围
原则:臂展≥水平距离 + 垂直高度适配需求,可参考厂家 “三维工作范围图”。
以生产需求为核心,算准负载(加冗余)、配好臂展(覆全范围),避参数误区,即可选到适配且性价比高的码垛机器人。